我們應用 ZZ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內痔、外痔、多發性混合痔、肛裂、肛瘺、直腸息肉 280 例,取得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 . 1 一般資料:本組病例男 148 例、女 138 例;年齡 18 — 65 歲,病程 0.5 — 25 年,平均 5 年;其中內痔 42 例、外痔 28 例、多發性混合痔 96 例、肛裂 59 例、肛瘺 48 例、直腸息肉 7 例。
1 . 2 儀器原理及特點:應用杭州大力神有限公司提供的 ZZ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利用高頻電容場產熱原理,以被作用物的本身為熱源產生內源性熱。其特點是熱的可控性好、局限性強、定向性準、產熱快而熱傳導差,作用部位和鄰近組織有明顯溫差界線。
治療鉗操作時達到治療目的后,儀器自動停止工作,被鉗夾組織干結,不出現碳化,干結組織可在數日后脫落,故術后出血控制較好。
其高頻電刀功能可完成正常組織切開,組織燒灼切除,儀器另備有高頻止血鑷,可使出血血管粘合閉塞。
2. 治療方法
利用該儀器的治療鉗鉗夾、電刀切開及燒灼功能,采用不同于傳統的術式處理病灶。根據肛門部組織的特殊免疫能力,引流通暢、很少發生感染的特點開放傷口,經過傷口收縮和肉芽組織增生,達到傷口 II 期愈合。全部病例術后均以 1% 利多卡因, 1% 亞甲藍配制成 3 : 1 溶液,加入 2 — 3 滴腎上腺素組成長效麻醉劑,沿術區切口作點狀皮下注射,可基本避免術后肛周疼痛。
2 . 1 內痔的治療:根據痔核的大小,位置的高低,如不傷及齒線可不用麻醉,患者側臥位常規消毒,在分葉式肛門鏡配合下,以止血鉗夾住痔核向外輕拉,用治療鉗鉗夾痔核基底部,啟動腳踏開關,被鉗夾組織可在一周內自行脫落排出體外。對較大痔核逐步從基底部開始在不同平面把痔核夾扁,以免排便時沖擊組織早脫落引起出血。
2 . 2 外痔及混合痔的治療:單個或幾個界限清楚,基底部小的痔核,用治療鉗直接鉗夾后以電刀切除;對范圍廣、皮瓣多的較大混合痔,可用電刀在基底部作人字形切開,逐一鉗夾后切除,盡量多保留皮膚,,以利縮短愈合期。
2 . 3 肛瘺的治療:適用于低位瘺管,先以軟質探針貫穿瘺管,淺表性肛瘺一次性用電刀沿探針切開,以紗布壓迫止血同時,用治療鉗鉗夾兩側切開之邊緣組織,達到止血及縮小傷口,瘺管壁用電刀燒灼去除,傷口充分暴露不作縫合。深部瘺管切開不可傷及內擴約肌,可配合橡皮筋掛線結扎術,管道不作燒灼,傷口處理同淺表性肛瘺。
2 . 4 肛裂的治療:于側臥位 4 點或 8 點側切,以血管鉗尖將內括約肌下緣挑出切口外,從中切斷,肛裂創面用電刀橫行燒灼,傷口不作縫合及包扎,此方法可減輕日后排便阻力。肛裂不易復發。
2 . 5 直腸息肉的治療:用治療鉗鉗夾息肉基底部后以電刀切除即可,或待數日后息肉自行脫落隨大便排出體外。
3. 術后處理: 所有病例均未住院。術后均可以 1 : 5000pp 溶液坐浴 1~2 次 / 日,應用痔瘡栓,感染明顯者服用抗生素,一般不作換藥,常規酌情服用麻仁丸,術后一周內排便時可少量滲血并逐日減少。
4. 治療效果:
4 . 1 內痔 42 例于術后 2~4 天排便不暢和便后不適感消失,便血停止,一個月后復查原有痔核均已消失。
4 . 2 外痔、多發性混合痔 124 例按病情 1~2 個月定期隨診,創面愈合良好,原有痔核消失、無肛門失禁或狹窄發生。
4 . 3 肛裂 59 例,術后及排便時均無疼痛、無排便困難。切口及肛裂創面愈合期為 7~15 天,平均 12 天。一次手術治愈率 100% 。術后定期隨診未見復發。
4 . 4 肛瘺 48 例:
創面愈合時間 30~45 天,平均 38 天,全部病例瘺管消失,肛周無滲出液、無肛門失禁發生。
5 . 討論:
應用 ZZ 型肛腸綜合治療儀治療肛腸病,與傳統術式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 1 )操作簡單,并可縮短手術時間。( 2 )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少。( 3 )由于電鉗電刀對局部組織的作用,創面干結,傷口封閉性好,全部病例均未發生嚴重的術后感染。
由于術結合運用長效麻醉劑,本組病例術后 2~6 小時疼痛減輕, 8 小時后疼痛完全消失。在此后的恢復過程中病人始終無痛感。從而使患者減輕了術后的焦慮,增強了術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故本組病例手術均在門診完成,無需住院。從而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適合在綜合性醫院及專科門診推廣應用。
本術式對有嚴重的心臟病、高血壓病、肝硬化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應視慎重態度。對高位及深部肛瘺的治療,應結合傳統術式進行,由于傷口開放,愈合期長,對高齡患者由于其組織修復功能差,應從嚴掌握。
此文在“ 99 德國東西方優秀成果交流交流研討會”榮獲優秀成果及優秀論文證書
并選入《世界學術文庫·華人卷》第 5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