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料和方法
1 . 1 一般資料 性別:男性 425 例,女性 178 例,男女比例為 24 : 1 ,年齡:最小 12 歲,最大 73 歲,以 25~45 歲最多,共計 520 例,占 73.5% ;職業:農民 320 例( 53% ),工人 140 例( 13.2% ),干部 23 例( 3.3% ),學生 13 例( 2.1% ),軍人 9 例( 1.5% ),其他 99 例( 16.4% );病程:最短 6 個月,最長 32 年,五年以內者 429 例( 71.1% ), 6~10 年者 109 例( 1.8% ), 10 年以上者 65 例( 10.7% )。論斷均為混合痔,麻醉均采用腰俞麻醉,所有病例隨機分組。
1 . 2 治療方法 五組病例均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高頻電容場組:該項新技術主要是 HCPT 在肛腸科的具體應用,治療時用痔核鉗鉗夾痔核基底部,給高頻 3~5 秒,儀器自動報警,被鉗夾持的組織在內源性熱的作用于下干枯不碳化,治療部位 3~5 天纖維蛋白凝血酶原告示滲出增加,血管閉塞粘合致使遠端缺氧而壞死脫落。主要適用于晚期內痔、外痔、混合痔、肛乳頭肥大、直腸息肉等病變。
單扎微波組:治療時將內痔部分于齒線稍上結扎合,用微波(功率 30W 針插入痔核行多點位微波,使痔核變性萎縮為度。外痔部做“ V ”型減張切口后結扎,再用同法行微波,術后內痔送加回肛內,并塞入痔瘡栓一枚、保持大便通暢,肛門清潔, 5~7 天痔組織脫落后坐浴數日至愈。
內扎外切組:是一種傳統術式,按肛門非縫合傷口術前準備,取截石位或左側位,麻醉生效后,鉗夾外痔頂部向外牽位,暴露內痔,另取組織鉗夾持內痔基底部,二鉗合并提起,用彎剪在外痔兩側皮膚作“ V ”形切口,在皮下靜脈叢與內外括約肌之間剝離至齒線上 0.3 厘米 ,以 10 號絲線自夾持內痔的鼠齒鉗下方內痔根部結扎,剪除遠端痔組織,常規換藥至愈。
痔根斷組:充分顯露內痔部分,鉗夾基底部后,用 5 毫升注射器抽取 2 亳升痔根斷藥液注入痔核內。使痔核充盈為度,用干棉球吸除外滲藥液,單純結扎痔核后,取出組織鉗。同法處理外痔部分,并作“ V ”型減張切口,以防水腫疼痛。內痔部送回肛內,疊型綿球加壓包扎肛門 24 小時, 5~7 天脫落后坐浴至愈。
枯切療法組:該療法是指采用新六號注射液作為內痔注射而外痔切除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新六號液就是用純口氯化胺和氯化鈣等比例混合后組成 15% 的注射針劑。治療時用中號彎血管鉗夾,痔核齒線稍上,用 4~5.5 號細長針頭在齒線上 0.5 厘米 處刺入痔核粘膜下層,緩注藥液入痔區,使藥液由一點逐漸擴散到整修痔內,直至該內痔腫大面有小白點為度,注射完畢推回肛內。外痔常規切除,加壓包扎 24 小時后坐浴至愈。
2 治療結果 五組療法療效比較見附表 1
3 隨訪情況 五種療法治愈和復發率比較見附表 2
各種痔瘡療法療效比較表
附表1
術后顯痛 術后墜脹 術后出血 術后發熱 排尿困難 排便困難
n % n % n % n % n % n %
高頻電容場 |
234 |
11 |
4.7 |
8 |
3.4 |
2 |
0.86 |
4 |
1.7 |
1 |
0.42 |
1 |
0.42 |
14.6 |
單扎微波組 |
108 |
20 |
18.5 |
28 |
25.9 |
5 |
4.6 |
3 |
2.7 |
2 |
1.8 |
15 |
13.8 |
17.2 |
內扎外切組 |
66 |
52 |
78.8 |
6 |
9.9 |
5 |
7.5 |
5 |
7.6 |
24 |
36.4 |
35 |
63 |
20.7 |
痔根斷組 |
75 |
65 |
86.7 |
45 |
60 |
2 |
2.7 |
4 |
5.3 |
10 |
13.3 |
13 |
17.3 |
21.2 |
枯切療法組 |
120 |
40 |
33.3 |
17 |
14.1 |
3 |
2.5 |
6 |
5.1 |
13 |
10.8 |
25 |
20.9 |
9.7 |
P<0.01 △P>0.05
五種療法治愈率和復發率比較表
附表2
組 別 |
觀察例數 |
治愈率數(%) |
復法例數(%) |
高頻電電容場組 |
234 |
232(99.2) |
3(1.28) |
單扎微波組 |
108 |
99(82.4) |
5(4.63) |
內扎外切組 |
66 |
64(96.9) |
5(7.58) |
痔根斷組 |
75 |
60(80) |
4(5.35) |
枯切療法組 |
120 |
101(84.1) |
7(5.83) |
△P<0.01
4 討論
混合痔是肛腸科疾病中診治率最高的一種疾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混合痔的癥狀較重,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其類型復雜多樣,譬如炎性外痔的混合痔,靜脈曲張性混合痔,環形靜脈曲張性混合痔等。該病的冶療方法頗多,筆者總結近年來 603 例混合痔患者,采用五種最新療法作對比研究治療,并簡評其優劣,僅供同仁們參考。
內扎外切療法:是一種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治率高,術后患者痛苦大,病發癥多,費用高,不宜為患者接受,但能準確掌握其臨床適應癥和手術技項,該療法對有些重型混合痔仍是一種不可比擬的優良方法,我們對比法只能揚棄而不能拋棄。
痔根斷法:該療法是一種經藥代刀的非手術療法,具有枯痔殺菌之功能,有效率 100% 。注射后痔核壞死快、脫落慢、但該藥的主要成份是氫氧化鈉和乙醇等,有劇毒性,注射后病發癥多,局部反應重,水腫嚴重,患者病苦大,愈合時間長。該種療法能否發展的關鍵在于怎樣減少并發癥,尤其是注射后該藥對其它組織、器官的影響作用是值得研究的。
枯切療法:該療法就是將“新六號注射液“注射于內痔部分,使之慢性壞死脫落。外痔采用手術方法徹底切除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療法具有療程短、病人痛苦輕、并發癥少、操作簡便、療效可靠。且肛緣點狀阻滯麻醉的方法有創意,也是一種值得學習和進一步研究的治療方法。
單扎微波法:該法是一種新興的醫療技術是指波長 1 毫米 至 1 米 ,頻率 300~3000.00 兆的高頻電磁波,它以生物組織本身做為熱源,產生不導電熱,屬內部加熱法,生物體內的水分子正負極的位置在微波電磁場的作用下,按 2450 × 10 6 次 / 秒的頻率高速變化,水分子間相互磨擦產生熱量,使生物組織在短時間內高溫達 100 攝氏度 并擴散,從而達到凝固組織,使之壞死脫落的目的。該種療法也是一種優育的治療手段,用于肛腸科有時脫落不全,必須配合單扎其效果方能更好些。
高頻電容場法:是指 HCPT 技術在肛腸科的具體運用。其熱源來自被作用物的本身。是靠作用物組織內帶電離子和偶極子在高頻電容場作用下高速振蕩及相互磨擦產生的內源性熱。當帶電離子耗竭至組織間液干枯時,儀器自動停止并報警。因此,治療每枚痔核只需 3~5 秒即可達到組織干枯而不碳化,近而使治療部位 3~5 天內纖維蛋白凝血酶原等滲出增多,血管閉塞粘合。所以出血機會少,感染機會更少,高頻電容場治療功能具有熱的定向性,可控性好、局限性強的特點,僅限于作用部位,與鄰近組織有明顯的溫差界線,不會損傷鄰近組織,術后無明顯水腫,痛苦極小,易被患者接受。高頻電容場治療功能多,它不僅僅適用于內外痔,推而廣之,可用于治療肛乳頭肥大、直腸肛管息肉病、肛門瘙癢病等。所以,筆者認為該療法是現代高科技與臨床結合的結果,使我國肛腸專業的發展又創立了一個里程碑。
摘自《論文匯編》——第八屆遼寧省中醫藥肛腸學術會議第 58 頁